当前位置:首页 > 日常常识 > 獐子岛财务舞弊动机是什么(獐子岛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

獐子岛财务舞弊动机是什么(獐子岛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

獐子岛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

近年来,獐子岛集团多次因财务问题而陷入舆论漩涡,其股价也受到重创。2018年,该公司的财务造假被揭露,靠水耕虾等项目获取的净利润存在虚增的情况,其中最严重的一年,净利润虚增高达数十亿。那么,獐子岛财务造假背后的动机是什么呢?

第一部分:企业面临的压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财务造假往往是企业面临巨大压力时才会采取的手段。对于獐子岛来说,其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竞争:在水产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营收增长空间受限,实现高产出和高利润也很难。獐子岛集团股东龙虎榜中有40%是机构席位,推测会较为了解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而自2013年开始,机构席位的增持意愿就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表明市场对于企业前景的疑虑并非一朝一夕所形成。

二、债务压力:獐子岛集团是一家多元化企业,除了水产品外,还涉及金融及其它业务,类似的公司主业扩张战略并非鲜见,但从长远角度看,多样化经营策略掌控难度高,也容易承担更高的债务压力,而财务造假这种国际通行的操作手段至少可以在一段时间内让资产负债表看起来更加健康。

三、官方政策及法律风险:在监管加严的大背景下,一些上市公司为了应对上市和监管门槛的硬道理,可能会采取某些非法手段维持上市地位,隐瞒真实财务情况。獐子岛在之前就面临着不少监管层的质疑,如果财务数据造假被检测出来,将面临监管罚款、退市、司法责任等风险。

第二部分:管理层的动机

除了企业面临的压力,管理层也存在自身动机。

一、获得高额激励: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收入往往和公司业绩表现挂上钩,獐子岛也不例外。以往公司的高潮期,董事长吴厚刚的年薪曾高达1.28亿,高管们的薪酬也居高不下。由于虚假业绩往往能为高管们带来丰厚的薪资激励,因此,为谋求更好的个人利益,管理层可能会选择造假来保持公司正常运营甚至未来的发展。

二、顺应股价压力:上市公司的股价往往是治愈破产之痛的良药,这种压力督促上市公司营造美好的业绩,据此吸引投资人关注,进而拉抬股价。但是,獐子岛集团自2015年开始股价就开始缓慢下跌,到2018年年底只有10元左右,几乎腰斩。考虑到前述的收入问题,管理层对于股价的压力可想而知,如果公司净利润呈下降趋势,他们的激励收入自然也会大打折扣,因此他们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来维护股价。

第三部分:道德缺失

不难发现,獐子岛财务造假背后的重要原因还需追溯到企业管理层的道德缺失。管理层毕竟是企业文化的代表,如果管理层缺乏道德,那么企业文化往往也难以健康、良性的发展。

在财务造假背后,往往存在恶劣的人性因素。管理层并没有对股东、监管、员工、客户等其他各利益方负责,仅仅为获得激励而进行操作。这样的利益冲突一旦发生,公司必将为之付出巨大的代价。而道德缺失,恰恰可能是激励发生利益冲突的必要条件。

,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时,往往容易选择财务造假等手段来获取短期利益,但这样的做法终究是要为之付出代价的。管理层应该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维护企业的长远利益和激励机制的健康运转,才能让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和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