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不断攀比
在中国社会中,每一个层次都有着热衷于攀比、攀高的“攀比精神”。在教育领域,尤其是小学阶段,这种攀比精神尤为集中。家长们不断地寻找着最好的小学,以期望自家孩子的未来更加美好。于是,关于“富二代”“差生”的质疑声,便自然而然地在教育中出现了。但是,景山小学却于这股浪潮中静静守望。在一些家长们眼里,这所小学的师资力量和外部条件都没有一些知名富豪学校优秀,不禁产生了疑惑:景山小学是不是“保底”的教育选择?
景山小学的教育理念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钗头凤。”
这是怀念往事的词句,它让我想起了景山小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的内涵包括阅读与漫步,把最好的文明传承下去,这正是许多名校所重视的精神内容。但是景山小学在坚守这个理念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内核,力求给予孩子成为更好自己的一条道路。学校宣传图上有一句话:以真正优秀的人为目标,以成功为非唯一标准。景山小学不是针对某个阶层,而是在继承优秀、促进成长的基础之上,注重孩子的全面补充,让孩子能够自由地、不受桎梏地探寻学习中的知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各展所才。
平等与差异
孩子们是平等的,但是渴求不同的舞台。幼小的别离便会造成巨大的孤独感,孩子们应该拥有一个自由、和谐、充满爱与尊重的环境。也许在教育阵地上海阔天空,不过教育也是一个相对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孩子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大的平等中实现小差异才能创造出一个全面有序、充满活力的教育氛围。
从“情况制约”来看,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条件限制。这些条件,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生活,或者影响一个孩子的未来,但是,景山小学的理念却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克服并发扬自身,并尽量提供相对平等的教育舞台。事实上,学校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需求和兴趣,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和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发扬出各自的光芒。
在教育阵地上,不富即贵的说法传遍大街小巷,但是却忽略了孩子们的平等权和兴趣点。景山小学以平等、尊重、差异为理念,学生们在此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和教育,这正是优秀的名校所具备的精神基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