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乞巧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庆祝时间为农历七月七日,因其在农历七月份,故又称为七夕节。在这个节日里,女孩们会用五色线和细针编出各式各样的花样,象征手巧于心灵,因此称为“乞巧”。古诗中尤其大量描写了女性在这个节日和乞巧活动中的形象,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的观念和态度。
首先来看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乞巧》诗。诗中讲述了女性在衣香鬓影中乞巧的情景:
花月夜,闲池上,踏莎何寂寂。绣帘垂径爲帏幕,卧看飞萤灭。
出廊行,入房坐,还对青娥泪。抛得鸳鸯球,自惜不成双。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借助夜色和灯火映衬下的女子形象,写出了女子全神贯注编织乞巧的情景和其内心深处关于爱情和婚姻的牵挂。此外,在诗中,作者还写道“还对青娥泪”,这表明了女性在乞巧过程中常常会由于耗时精力而感到辛苦和难过。
接下来,我们看唐代王之涣所作的《七夕》诗。该诗描写了天上的牛郎织女相会的情形:
银汉无声转玉轮,併作牵牛织女边。
霓裳一曲捧飞篆,天子垂衣坐御前。
王之涣的《七夕》一派神仙气派,也表达了女性渴望拥有一个美好婚姻和爱情的愿望。由于当时社会性别歧视严重,女性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面临较多限制,而乞巧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些不公和不平等。
最后,让我们来看宋代乐钦所作的《孟秋乞巧》诗。该诗概述了乞巧的过程:
晚日还,孟秋残,女童手把针凫,纵横织作秦筝曲,眼上珠泪两双。
桂枝软,纤手巧,飞线绽出繁花作。辘轳声中银狮舞,素手防风隔画扇。
乐钦的《孟秋乞巧》诗,开头就把活动的场景设置在“晚日还,孟秋残”的时节,这表明了乞巧活动的丰富和具有时令“属性”。总的来说,乐钦的诗中主要描绘了女性在乞巧过程中的细致技艺与感性情感的表达,再回到乞巧一词本身,也暗示了女性在社交活动中的生存策略,即拥有一技之长能够更好地应对人生种种挑战。
乞巧节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遗产,而其中诗歌也反映了当时女性所处的处境与社会的面貌。令人遗憾的是,即便在现代社会中,有关女性的种种问题和制约仍然存在。真正摆脱过去那种性别歧视,需要我们不断地推动认知与政策的变革,在不同维度为女性拓宽和深化多元的发展空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