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天空湛蓝,阳光照耀着大地。远处的山峦仿佛被渲染上了金色,近处的树木叶片在风中摇曳。人们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走出了家门,踏着清新的气息,慢慢地来到了故乡的坟墓前。他们手中拿着的,是一纸纸白色的纸钱,还有一簇簇鲜花。这时,突然间传来一阵阵悠扬的清唱声,那是一群人在为先人祈福,更是在唱着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时的景象,雨水不断地下着,行人们都赶在这个节日里回到故乡祭扫坟墓。杜牧问候了路上的行人,大家都想快点到酒家喝一杯,解解那祭扫坟墓的寂寥。也许有些人没有家,没有祖坟,没有人能为他们祈福,于是他们只能独自行走。
清明时节,大街小巷的人群变得密集了起来,但他们的脸上美不胜收的微笑让城市变得充满了温暖。在远远的城市外,村庄里面更是亲友团聚,把先人的衣物和红烛留在墓前,在这样的日子里,从心底里发出地呐喊,祈福子孙幸福,纵然生死不相逢,也要感受到祖先的爱意。
人们祭扫坟墓的人群中,才艺各异的人们表现了自己独有的风采,有人表演武艺,有人会弹琴唱歌,还有人点燃烟花烛火,让祖先在阴阳之间获得娱乐。重要的是,时间虽然在眨眼之间溜走,但祖先的胸怀就在身旁,让远离家乡的游子也有回家的感觉。
在杜牧的《清明》,最感人的一句诗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引起了很多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亲人的思念,祖先的思念。
过清明的时候,不仅仅是要祭祀祖先,更有让人对未来产生新的思考。祭祀祖先,除了希望他们在天堂能过好自己的生活,也就是为了祈求他们给子孙一些祝福和保佑。毕竟,我们的祖先都为家族奋斗过,为了子孙的安稳和美好,我们需要将这份祝福传承下来。在这样的祭扫之于,我们不仅仅是在追忆过去,还要重视现在的生活,重视我们所呈现的价值。
其实,生命无法锁上人体,而那盼望着未来的能量,也永远不会过期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