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山书法介绍
王寿山,字书南,1899年出生于浙江绍兴,是20世纪中国书法家、篆刻家和教育家。20岁时写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封面,受到毛泽东的亲赞和陈独秀、梁启超赞赏。尤以行书和书法教育而闻名于世。曾任故宫博物院名誉院长。1984年逝世,享年85岁。 王寿山书法风格清秀干练,融合了楷、隶、行等书体,尤以行书为其代表作。王寿山书法的特点是格调清新飘逸、结构严谨、笔画遒劲有力、组合匀称,用笔抑扬有致,形态流畅自然。其书法倡导的是以生命力为根本、以内在境界为精神、以技艺精湛为形式的书法。王寿山书法作品欣赏
王寿山的书法作品是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瑰宝,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其行书被称为“王体”,气韵华丽、雄健有力。常被用于书写诸如墨迹、翰墨、行书、书法名言等等,其书法作品多数被人们传颂千古,如《书坛题跋》、《大孔雀》、《千字文》、《七律·秋风词》等。 其中,《草书快意图》是王寿山草书的代表作品之一,整体构图非常契合“快意”二字。王寿山用笔自如,整齐而有个性,恰似万物欣欣向荣的样子,寓意非常深刻。此作品是王寿山独具特色的一笔,被誉为中国现代草书代表。王寿山书法艺术的精神内涵
王寿山的书法与其人格紧密联系,其书法风格上自然流畅,深受经典与自然启迪而得。王寿山敬重习字,善谄名言,在他的心目中,字与人的性格、人的品德、人的思想等等都有着紧密的关联。 王寿山的书法艺术精神内涵深湛,这种内涵体现在他对书法学如登山的理解上——“登高必自卑,跨过必自敬。书法之山,一登一跨才能超越自己。”也体现在对书法形式的理解上——“讲求规格不偏重形式,精炼纯练而不是卖俏”。而这些对于书法的理解也真正地融入了他的书法艺术之中,形成了独具匠心的王寿山书法艺术。结语
王寿山的书法创作中,融合了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精华,又具有时代气息和个性创新。他通过悟性与技术的相互配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书法风格,被誉为“书法艺术的一代宗师”。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可以通过欣赏王寿山书法的作品来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其中蕴含的生命力、内在境界、技艺精湛等元素,都是能够激发我们身上的灵感与借鉴的。像王寿山一样,把自己的性格融入到书法的创作中去,才是真正的书法之路。下一篇:返回列表